国际米兰本赛季的薪资总支出高达1.4亿欧元,高居意甲联赛首位,远超尤文图斯、AC米兰等竞争对手。然而,高昂的投入并未在球场上转化为相匹配的成绩。赛季至今,球队仅暂列联赛积分榜第6位,与预期相去甚远,引发外界广泛讨论。
分析指出,队内五位顶薪球员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,是导致球队战绩与薪资结构严重不匹配的关键原因。劳塔罗·马丁内斯作为锋线核心虽偶有亮点,但状态稳定性不足;恰尔汗奥卢在中场的调度作用显著,却难以凭一己之力带动全队;姆希塔良年龄增长,体能和覆盖能力出现下滑;而克拉森和索默的高薪与他们的出场时间和贡献度相比,显得性价比不足。这些高薪球员整体表现未达顶尖水准,直接影响了球队的竞技水平和战绩。
体育总监马洛塔的建队策略和薪资管理因此受到质疑。有人认为他在续约老将和引进高薪球员时过于慷慨,未能严格遵循绩效导向的薪资原则,导致球队薪资负担过重,灵活性和引援空间被压缩。在FFP(财政公平法案)框架下,这样的薪资结构可能使俱乐部面临财政可持续性的挑战。
球队目前面临双重压力:一方面需要在赛季后半程全力追赶,争取欧冠资格;另一方面也必须审视现有的薪资体系,进行必要调整,以实现竞技与财务的平衡。未来如何优化阵容结构、降低薪资负担,同时提升球队战斗力,将是管理层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。